DB50∕T 1692-2024 玉簪组培快繁技术规程(重庆市)
ID: |
3C519C7F3C3E481191F6BB00623927E1 |
文件大小(MB): |
0.18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CCS B 62 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 T 1692—2024,玉簪组培快繁技术规程,2024—10—08 发布2024—11—08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0/T 1692—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巴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垚、王忠伟、秦小婷、王红娟、谢树章、杨小艳、吴红,DB50/T 1692—2024,1,玉簪组培快繁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玉簪组培快繁所需主要设施设备、组培快繁操作流程、炼苗、组培苗移栽、养护管理、,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玉簪种苗组培快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2306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NY/T 230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玉簪Hosta plantaginea,天门冬科玉簪属植物统称,多年生草本,3.2,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3.3,炼苗Acclimatization,在保护地育苗的情况下,采取放风、降温、适当控水等措施对幼苗强行锻炼的过程,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6-BA: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IBA:吲哚丁酸(3-indolebutyric acid),MS:一种常用基本培养基(Murashige和Skoog(1962)),NAA:萘乙酸(naphthyleneacetic acid),DB50/T 1692—2024,2,Tween-2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Polyoxyethy-lene(20)Sorbaitan Monolaurate),5 主要设施设备,5.1 设施,包括准备室、灭菌室、更衣室、风淋室、接种室、培养室、驯化室等,5.2 仪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灭菌设备、接种设备、培养设备等,6 组培快繁操作流程,6.1 接种前准备,6.1.1 培养基配制,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的要求。培养基配制按照NY/T 2306的要求执行,所用培养基配方如下:,a) 芽诱导培养基:MS+6-BA 4.0 mg/L+NAA 0.5 mg/L+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为5.6~5.8;,b) 增殖培养基:MS+6-BA 3.0 mg/L+ NAA 0.5 mg/L+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为5.6~5.8;,c) 生根培养基:1/2MS+0.5 mg/L IBA+30 g/L蔗糖+7 g/L 琼脂,pH值为5.6~5.8,6.1.2 接种人员准备,穿戴实验服、医用手套和口罩,经风淋室后进入接种室,在操作前和操作中使用75%酒精棉球消毒,6.1.3 超净工作台消毒,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30 min,启动风机,打开接种用电热灭菌器,用75%酒精擦拭超净工作,台台面,6.2 外植体预处理,6.2.1 外植体的选择,选择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取其新长出的1 cm~2 cm嫩芽为外植体,6.2.2 外植体消毒,消毒处理过程如下:,a) 切除暴露在外的叶片,用洗衣粉水将外植体表面清洗干净,流水冲洗30 min ~60 min;,b) 用75%酒精浸泡消毒30 s~60 s;,c) 无菌水冲洗2遍;,d) 0.1% HgCl2溶液加1~2 滴Tween-20消毒10 min~15 min,期间不断摇动;,e) 无菌水冲洗5~6 次,无菌滤纸吸干水分,6.3 组培快繁育苗,6.3.1 初代培养,DB50/T 1692—2024,3,用解剖刀将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外层叶片剥掉,接种到芽诱导培养基中,初代培养外植体每瓶宜接,种2~3 个。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1)℃,光照强度2000 lx~3000 lx,光暗交替12 h,诱导时间为,40 d~60 d,6.3.2 继代增殖,用解剖刀将丛生芽的黄叶和原有的培养基去除干净,分割并接种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增殖每,瓶宜接种6~8 株。培养室环境同初代培养,30 d继代1次,6.3.3 生根培养,将丛生芽分割成单芽,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每瓶宜接种8~10 株。培养室环境同初代培,养,7 炼苗,7.1 组培苗质量要求,植株应健壮挺拔、形态完整,株高2.5 cm~5.0 cm,叶数3~5 片,幼苗基部长出3条以上、长1 cm~,3 cm的新根,根系粗壮有活力,7.2 炼苗方法,将符合7.1要求的瓶苗移出培养室,瓶中加入少量水,松盖炼苗2 d~3 d,驯化室温度保持在20℃~,28℃,光照强度在3000 lx~5000 lx 之间,8 组培苗移栽,8.1 基质准备,宜采用泥炭土和珍珠岩(……
……